我可能是他唯一的希望?我想捐贈造血幹細胞,一定要參加驗血活動?能不能去慈濟醫院或骨髓幹細胞中心抽血就好
詳情如下:
1.我可能是他唯一的希望?!
|
|||
|
2.我想捐贈造血幹細胞
|
||
要捐贈造血幹細胞,必須先參加慈濟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宣導活動,了解完整的捐贈流程、健康條件,若有意願且通過初步健康篩選,需填寫相關資料及抽取10c.c.的血液(無需空腹)檢驗人類白血球抗原(HLA),即可成為造血幹細胞配對資料庫中的一員。日後待有配型與您相符合的病患需要您時,將由慈濟關懷小組志工進一步與您聯絡並確認意願與健康狀況,進而進行相關捐贈作業。 本中心不定期不定點在全台各地舉辦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宣導活動,建議您可進入慈濟基金會網站(http://www.tzuchi.org.tw),選擇你要瀏覽的網頁語言後,點選造血幹細胞捐贈,進入本中心網頁,可查詢驗血宣導活動,選擇您適合前往的場次。 |
3.一定要參加驗血活動?能不能去慈濟醫院或骨髓幹細胞中心抽血就好
|
||
為了讓每一位加入資料庫的志願捐贈者都能充份了解捐贈流程及成為志願捐贈者的意義,因此希望志願捐贈者能參與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宣導活動。但若您們志願捐贈的人數達30人以上,我們可請社區的造血幹細胞關懷小組志工(慈濟委員)前往為您們宣導說明,並安排一場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此外您亦可上本中心網站查詢相關資料,或來電與我們聯繫。 |
4.參加驗血活動有什麼條件?要先報名嗎?
|
||
(1) 年滿18足歲 、未達46歲。 (2) 男性體重≥45公斤;女性體重≥40公斤 (3) BMI≤40。BMI(身體質量指數=體重(公斤)/身高(公尺)²) (4) 身體健康狀況良好,請參考健康條件規定(第27頁)。 (5) 參與驗血活動無需報名,但各場次有既定試管數,若抽取完畢即會提早結束,因此可依該場次時間儘早前往,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或撲空等情形。 |
5.為什麼付出愛心,還要有年齡的限制?
|
||
(1) 據中華民國法令規定:未成年人其法律行為須經法定代理人同意。若您未滿20歲時,捐贈造血幹細胞時需經過監護人簽署同意才可捐贈。 (2)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造血幹細胞的活性會逐漸下降,故不適宜捐贈。本中心參加造血幹細胞驗血活動的年齡上限為45歲,而進行捐贈的年齡上限為55歲,但您的資料會被保留到60歲。 |
6.參加驗血活動,有什麼需注意的?
|
||
(1) 再三確認自身意願及告知家人:避免往後造成困擾,引爆家庭革命。 (2) 攜帶有照片的身份證明文件:以利核對身分與確認相關資料的正確性。 (3) 備妥2位不同住址的聯絡人資料:往後若聯絡不上您,還可藉由他人與您聯絡,避免未來錯失救人良機。 (4) 將抽取10c.c.血液,但無需空腹。 (5) 過程約需花費40分鐘:聽取解說捐贈流程→確認意願堅定→填寫基本資料、健康問卷及同意書→核對相關資料→抽取血液→休息再出發。 (6) 希望每位志願捐贈者都是因瞭解而願意,因救人而歡喜,切勿勉強參與,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與病患希望的落空。 (7) 凡參加驗血活動,便會成為造血幹細胞配對資料庫中的一員,直到年滿55歲前,皆有會配對成功的可能,無需屢次參加驗血活動。 (8) 若有任何聯絡方式上的更新與異動、任何健康情形的改變,都希望您能抽空告知本中心,以利往後配對成功時便於尋找。 |
7.我的好朋友得到血癌了,我要馬上驗血,我要救他!!!
|
||
一般需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病患,會先尋求親屬間的配對,若親屬間無法尋求合適配型,才會尋求非親屬間的配對。 本中心的成立是公益性質,本著尊重生命的理念,希望為血液疾病患者尋找重生的希望,屬《非親屬間》的捐贈。是無法為特定人選或目的去進行的。 |
8.參加了驗血活動好久好久了,都沒有消息?
|
||
參加驗血活動後,您的資料與配型即會建檔於造血幹細胞配對資料庫中。由於自參加驗血活動至配對成功,可能已是數年後,因此透過關懷小組志工再次的當面解說並再次與您確認意願! 現今社會在各族群通婚下,純種配型已不常見,非親屬間的配對率不高,因此勿因很想捐贈救人,而屢次參加驗血活動,此舉並不會提高配對上的機率,恐只會浪費社會資源! |
二、配對上了
1.有自稱是慈濟志工打電話,告知我配對成功,是真的嗎?
|
||
當您配對成功時,本中心會透過造血幹細胞關懷小組(慈濟志工)與您聯繫,關懷小組會穿著整齊的慈濟制服、配戴委員證,並帶著本中心的相關文宣,向您說明完整的捐贈方式與流程。 爾後將尊重您的個人捐贈意願,若同意進行捐贈,則會抽取血樣(檢驗配型的正確性),反之,若您不同意進行捐贈,也很感恩您給我們時間,聽我們說明正確的捐贈觀念與流程。 而其中需提醒的是,捐贈的整個過程,您是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的! 當然若您仍然不放心,歡迎您隨時可於上班時間致電本中心詢問。 |
2.配對成功後,有什麼我該注意或知道的?
|
||
(1) 配對成功 1 關懷小組將詳細解說捐贈方式與流程。 2 若您同意進行捐贈,將抽取約10-100c.c.不等的血液,以確保配型正確性。 3 抽血後等待期約半年需等待移植醫院回覆。 4 回覆相關消息或需請捐贈者進行身體檢查。 (因受贈者的狀況及移植醫院排程的緣故,個案緩急不一) A. 若病患將計畫進行移植,會立即通知您將進行捐贈。 B. 捐贈前必需身體檢查,以確保您為合適捐贈者。 (2) 身體檢查 1 透過客觀的檢驗數據及詳細的醫師問診,進一步的篩選與評估您的健康狀況是否適合捐贈。 2 身體檢查前關懷小組會交予相關文宣,並再次的確認您的捐贈意願。 3 身體檢查需花費約半天時間,至中心指定的慈濟醫院做檢查。 4 若體檢通過,等待期亦約需半年(需等待移植醫院回覆)。 5 回覆相關消息或需與捐贈者敲定捐贈日期。 (因受贈者的狀況,捐贈日期可能有所調整或變動) 6 身體檢查報告有效期為半年,若需做捐贈而報告過期,則需再次體檢。 (3) 住院捐贈 1 病患有可能為國外至本中心尋求配對,有可能為外籍人士,但無論受贈者是否在台灣就醫,住院捐贈皆至中心指定的慈濟醫院進行,您無需出國。 2 捐贈方式會尊重您的決定,但若移植醫院有特殊需求,則會和您商量。 3 若選擇骨髓幹細胞捐贈,則約於捐贈前3週,自體備血250-750c.c.不等。骨髓幹細胞捐贈需住院3天,手術後須確實平躺8小時。 4 若選擇周邊血幹細胞捐贈,則於捐贈前5天需施打白血球生長激素。周邊血幹細胞捐贈需住院2天,施打生長激素過程會有所不適現象。 5 無論是採何種捐贈方式,皆需於捐贈前3週抽取10c.c.血液,進行感染性疾病檢測。 |
3.若已抽血檢驗了,就一定非捐贈不可?
|
||
從本中心通知您配對成功進行抽血檢驗後,病患便會知道有配對捐者(您)的存在,當然無論在任何階段,我們都會再次詢問您的意願,而您也皆有說「不」的權利! 可是無論您在進行任何階段,病患都需負擔階段性費用,費用事小,重生的希望落空才是我們最不樂見的!因此希望捐贈者能在同意抽血檢驗前,可先考量家庭、事業、健康等狀況,若能事先與家人商討、排除不必要的風險,再進行抽血檢驗較為妥當! |
三、身體檢查
1.我公司剛身體檢查完,是否可以該報告做為評估依據,免去身體檢查
|
||
捐贈前,本中心會詳細評估您的健康情形,希望能透過客觀的檢驗數據及詳細的醫師問診,排除高風險的捐贈者,也確保您的捐贈安全! 身體檢查時亦會更詳加的解說捐贈流程及進行方式,並無法以貴公司的身體檢查報告作取代,還需請您撥冗至本中心指定的慈濟醫院進行捐贈前的身體檢查。 |
2.身體檢查前後,有什麼我該注意或知道的?
|
||
(1) 體檢日期: 捐贈前為確保您為合適的捐贈者,需請您於週一至週六撥冗至本中心指定的慈濟醫院進行身體檢查。 1 所需時間約耗時半天。 2 由於體檢前需禁食8小時,通常安排於上午進行。 (2) 體檢費用:身體檢查過程,您無需花費任何費用。 1 本中心僅負擔您往返的交通費用。 2 若有家屬要陪同,則需自行負擔該交通費用。 (3) 相關需知 1 身體檢查前一晚需禁食8小時(以確保檢驗準確的飯前血糖)。 2 身體檢查後,請暫緩捐血及懷孕。 3 若有任何狀況或異動,請立即致電本中心告知或詢問。 |
3.捐贈前的身體檢查,進行的流程與檢驗項目為何?
|
||
(1) 身體檢查項目如下: 1 血液、生化檢驗:含血紅素、凝血功能檢測、血球容積及數量等。 2 尿糞檢體:若無定期排便者,可前一晚先行採集,但需冷藏。 3 心電圖及X光檢查:以評估您的心、肺功能,排除麻醉風險。 4 心臟科及血腫科醫師問診:評估您的家族及個人病史。 (2) 身體檢查除確實完成相關檢驗與問診,亦需簽署相關同意書,以確認您是否確實瞭解捐贈流程與步驟,並讓本中心初步的瞭解您的再次捐贈及採訪意願等意願。 (3) 待檢驗數據出爐,本中心會將您的報告交予當日問診醫師及本中心醫務主任做評估,以確認您是否為「合適捐贈者」。 |
4.我是否有權得知身體檢查結果和取得報告?
|
||
本中心會於您身體檢查後一個月左右,提供體檢報告給您。 |
四、住院捐贈
1.進行捐贈階段,有什麼我該注意或知道的?
|
||
(1) 捐贈方式 1 造血幹細胞捐贈方式有二:骨髓幹細胞捐贈及周邊血幹細胞捐贈。 2 本中心會詳細的介紹二者捐贈過程及差異,並尊重您的選擇進行。 (若您的身體檢查報告指出,有不可進行的捐贈方式則無法選擇!如:若您有甲狀腺機能亢進未切除,則只允許進行骨髓幹細胞捐贈) 3 若病患有特殊的需求,則會事先與您協商,最後亦會尊重您的選擇。 (2) 捐贈日期 1 為配合病患療程及移植病房的安排,會依移植醫院提出的日期與您協商。 2 由於國際航班及醫療照護品質等考量,並無法於週末假期進行捐贈。 (3) 捐贈費用 1 捐贈過程中,您亦無須花費任何費用!但本中心亦不會給予任何金錢補助(如因請假,而損失的薪水等)。 2 住院捐贈時,本中心僅負擔1位家屬的來回交通費用! 3 若有2位以上家屬陪同,則需自行負擔其他交通費用。 (4) 相關需知 1 為遵循國際慣例,捐受贈者雙方不得私下聯繫。 2 凡舉道感謝或信件的交換,皆須透過本中心轉交,以避免造成捐受雙方的困擾。 3 骨髓幹細胞捐贈後1年內請暫勿捐血;周邊血幹細胞捐贈後3個月內勿捐血。 4 女性捐贈者捐贈後半年內請暫勿懷孕。男性捐贈者捐贈後1個月內請暫勿使受孕計畫。 5 若仍對於捐贈有任何疑問,可與您聯繫的造血幹細胞關懷小組志工,或致電本中心詢問皆可。 |
2.生產後一年即可進行捐贈,但我還在哺乳,會有影響嗎?
|
||
骨髓幹細胞捐贈並無影響,周邊血幹細胞捐贈則於開始注射白血球生長激素(G-CSF)起至注射完後兩天期間必須中斷哺育母乳。 |
3.捐贈後,我是否能知道病患復原情況,並與他聯繫?
|
||
依循國際慣例,捐受贈雙方的資料皆受到嚴格的保密,本中心是無法告知您有關受贈者的任何消息。 為保護雙方的權益,捐受贈雙方亦不得正面接觸與聯繫,僅可透過本中心傳遞彼此的祝福。但您依然可給予祝福或以信件方式為其加油打氣,表示關心。 |
五、造血幹細胞捐贈方式的比較
骨髓幹細胞捐贈
|
周邊血幹細胞捐贈
|
|||
事前準備 | 多補充鐵劑葉酸,增進造血功能。 | 多補充鈣,及多做手臂運動。 | ||
捐贈前 | 捐贈前約3週起,至捐血中心自體備血。(視個案狀況:1~3次不等) | 捐贈前5天起,至合作醫療院所施打白血球生長激素(於每日固定時間前往施打) | ||
住院捐贈 | 三天二夜 | 二天一夜 | ||
第一天 | 下午入院 | 第一天 | 上午入院 | |
醫師巡房/專師衛教/麻醉科評估 | 收集前評估、埋針、抽血檢驗 | |||
當晚11點後需禁食 | 收集當天勿飲用豆漿、食用高油脂食物 | |||
第二天 | 第一台刀進手術室,進行抽取 | 施打第5劑後3小時,進行收集 | ||
手術約耗時40~50分鐘(不含麻醉及恢復麻醉時間) |
收集約耗時6~8小時 (收集後,需計算幹細胞數量) |
|||
手術後,確實平躺加壓8小時 | 若未達標準,隔日需再次收集 | |||
第三天 | 安排參加志工早會,分享捐贈 | 第二天 | (是否收集,視第一天狀況而定) | |
換藥,評估/確認傷口狀況 | 若需收集,約耗時4小時 | |||
中午出院 | 中午或下午出院 | |||
捐贈後 | 2~4週內,應避免激烈運動、大幅度彎腰及搬重物! | 需確實於1週及1個月回診追蹤,以確保血球數值回復正常。 |
六、骨髓幹細胞捐贈
1.骨髓幹細胞捐贈的進行方式?
|
||
(1) 骨髓幹細胞捐贈為使用「消毒過的注射針頭」,於背後臀部的腸骨處(如右圖)反覆扎針進行抽取。 (2) 抽取量:以受贈者的體重為計算,以捐贈者的體重為上限,每公斤抽取20c.c.。(抽取上限不得多於1500c.c.,下限不得小於600c.c.) (3) 備血量: 1 若抽取 600c.c.,須自體備血250c.c. 2 若抽取 600c.c.~1000c.c.,須自體備血500c.c. 3 若抽取1000c.c.以上,須自體備血750c.c.。 4 抽取內容物大多為血漿、血球成份,含有的幹細胞僅有0.5-2%。 (4) 敲定捐贈日期的前1個月,可服用體檢開立的鐵劑葉酸,以增進造血功能。 (5) 捐贈前3週,需至鄰近的捐血中心進行自體備血,以利手術時回輸,補足抽取時流失的血液。 (6) 抽取的過程,採全身麻醉,您並不會感到疼痛,但大部分的人在清醒後,抽髓部位會感到些許痠痛感,可經由醫師開立的止痛藥減緩該症狀。 1 手術過程約40~50分鐘(不含麻醉及恢復麻醉時間)。 2 手術後,須確實平躺加壓8小時,以防滲血,造成捐贈後不適。 3 出院後的2~4週,需避免激烈運動、大幅度彎腰及搬重物。 |
2.骨髓幹細胞捐贈的風險?會傷到神經嗎? | ||
骨髓幹細胞捐贈抽取的部位為「臀部二側骨盆的腸骨後上骨」,非一般人認知的「脊椎中的龍骨水」。因此避開了人體中重要中樞神經系統,並不會造成嚴重的神經傷害,但亦有可能存在極些微的骨頭神經或其他組織細胞。 然而所有的醫療行為都會有所風險,捐贈時的抽取過程採全身麻醉,亦有其麻醉風險存在。因此捐贈前,確實的檢驗與醫師評估,正是為了要排除高風險的捐贈者所做的一環。 |
七、周邊血幹細胞捐贈
1.周邊血幹細胞捐贈的進行方式?
|
||
(1) 敲定捐贈日期,可多攝取鈣質,並請多做手臂運動。 (2) 施打白血球生長激素,將造血幹細胞驅動至人體週邊血液中。 1 捐贈前5天起,每日需至合作醫療院所施打白血球生長激素。 2 施打白血球生長激素,依個人體質會有不等程度的不適現象。 3 注射前3天須進行抽血檢驗,以確認血球數值。 (3) 周邊血幹細胞捐贈為使用「血液分離機」(如右圖),以獨立管線,快速離心方式收集血液中。 1 收集量:分離血液以18公升為限! 2 僅收集造血幹細胞,並無血球損失。 3 收集過程約耗時6~8小時(因個案狀況及血液流速不一)。 4 收集過程採半坐姿,在雙手手臂上各置入一注射針頭(一進一出)。 5 收集過程,因抗凝劑結合血液中的鈣離子,於四肢末梢會有些許麻木感。 6 收集當晚,會計算幹細胞數量,若未達標準,隔日則需再次收集。 7 若需再收集,收集前3小時,亦須施打1劑白血球生長激素。 8 出院後的1週及1個月,應確實回診檢驗,以確認血球數值回復正常。 |
2.周邊血幹細胞捐贈的風險?可能因此感染或致癌嗎?
|
||
周邊血幹細胞捐贈收集的器具為「消毒無菌、真空包裝的獨立管線」,在收集的過程中,經離心原理,快速旋轉分離幹細胞,血液並不會流經離心機內!且倘若需二次收集,所使用的管線也是新拆封的一套,並無感染之疑慮。 周邊血幹細胞捐贈是透過連續幾天注射白血球生長激素(Filgrastim,簡稱G-CSF),將造血幹細胞驅動 (mobilization) 至人體周邊血液中,而截至目前為止,全球中短期(約20年)的研究資料顯示白血球生長激素注射對健康人未發現有不良影響,這包括是否會增加捐贈者癌症發生率或早期骨髓再生衰竭。 |
3.施打白血球生長激素或周邊血幹細胞收集時會有什麼副作用嗎?
|
||
施打白血球生長激素,可能引起骨頭疼痛、頭痛、輕微發燒或類似感冒等現象,此類症狀皆可由醫師開立的止痛藥以與減緩。此類症狀大多於收集後一二天即漸漸退去! 進行周邊血幹細胞收集時,因抗凝劑會結合血液中鈣離子,可能引發血鈣流失,會造成嘴唇或四肢末梢出現麻麻的現象,若有此狀況發生,請立即通知醫護人員,醫護人員會馬上為您補充鈣離子! |
八、捐贈後追蹤
1.為什麼要進行捐贈後追蹤?
|
||
捐贈者捐贈後追蹤之目的,是為了解捐贈者捐贈後身心恢復狀況,以及對捐贈過程的滿意程度,進而作為本中心持續研究改善之依據。捐贈後追蹤排程如下: 問卷 捐贈當天 關懷問卷(捐贈院區同仁) 捐後三個月 電話問卷(骨髓中心個管師) 捐後六個月 滿意度調查(志工轉交.捐者無記名寄回) 捐後四至十年 關懷問卷(志工協助完成) 回診及抽血(合作醫療院所) 捐後一週 捐後一個月 捐後一至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