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第五次配對,這次終於捐贈成功。」捐贈者童韋豪來自慈濟家庭,1999年剛滿二十歲即參加驗血建檔活動,二十年來,陸續收到配對通知,可是卻又一次次沒有下文,當時韋豪心想可能是緣份沒到,於是便沒有放在心上,一直到第四次接獲配對通知的時候,韋豪不免懷疑是否資訊有誤。「前三次我覺得,哇,我好厲害喔,可以去救人了,非我莫屬。我爸我媽跟我哥都輸我,都沒有這個機會,我應該可以完成這個捐髓任務。」但是每次接了電話要去抽血,卻一次一次沒後續消息,「等到第四次,又要我去覆檢,其實心裡有點冷,想說,可能又沒什麼機會,的確,又沒有機會了。等到第五次,喔,好吧,再去覆檢,所以第五次我還是去了。」帶著滿心懷疑的韋豪在抽完血後,好幾次複檢都沒機會,他想是不是電腦資料亂掉了?於是問在場陪同的慈濟志工高秀鳳:「師姑,這次是真的嗎?」因為「你怎麼會這樣問?」「師姑,我是第五次了呢。」「真的嗎?」師姑也不敢相信。

「我完成了捐贈,我覺得很開心可以幫助別人延續他的生命,我很感恩慈濟可以幫忙我完成捐髓,因為我在臺中工作,我家在桃園,我的老家在基隆,所以我捐贈的整個前置作業,是由這三個地方的慈濟師姑師伯幫助我。我真的很開心,可以在這麼多年來,一次次複檢之後,在第五次可以完成。」所以捐髓的前置作業跨三地,得由不同的志工互相聯絡完成,過程雖然曲折卻最終得以任務圓滿!在志工早會上德淨法師開示,這就是有願就有力,「終於還是讓你配對到了。」

韋豪說自己一心只想幫助病患能早日遠離病痛,希望受贈者在恢復健康後也能時時都心存善念,讓善的種子能不斷的循環下去,每每想起遠方有一個人,和他的血緣是如此相近,便覺得這個任務勢在必行。「無論他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只要可以,我一定願意付出。」
(圖,文:劉蓁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