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 09月02日,旅美血癌患者溫文玲女士回臺籲請開放造血幹細胞移植需三等親內的限制。

● 11月15日,慈濟美國分會(現為「慈濟美國總會」)於加州洛杉磯為溫文玲女士舉辦血液測試活動。北加州聖荷西德州奥斯汀慈濟人響應。

1993

● 01月20日,溫文玲女士於花蓮靜思精舍拜見證嚴上人,感恩美國慈濟人幫助。

● 05月18日,立法院宣佈通過「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修正案,臺灣廢除造血幹細胞捐贈三等親限制。

● 08月29日,臺大醫院發起臺灣第一次大規模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2,072人響應。

● 09月06日,行政院衛生署推舉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成立臺灣首座「骨髓捐贈資料庫」。

● 10月12~19日,證嚴上人行腳全臺,並宣導造血幹細胞捐贈理念。

● 10月20日,「慈濟基金會骨髓捐贈資料中心」正式成立。

● 10月24日,慈濟於彰化八卦山舉行首場大型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有情天地,無限希望」共募集840名志願捐贈者。

1994

● 05月07日,臺灣首例非親屬造血幹細胞捐贈移植手術,由三軍總醫院王成俊醫師完成,亦為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首例捐贈。

● 05月20日,影星成龍義務拍攝第一部慈濟骨髓捐贈宣導片,大好傳播公司製作,三臺(臺視、中視、華視)義務供播。同年十月榮獲第十七屆時報廣告「電視廣告類公益項」金像獎。

● 06月22日,成立「慈濟骨髓捐贈關懷小組」(已更名「慈濟造血幹細胞捐贈關懷小組」),由臺灣各地慈濟委員及慈誠隊員擔任勸捐與關懷工作。

1996

● 02月10日,慈濟美國分會骨髓捐贈資料中心成立「慈濟骨髓檢定實驗室」。(註:2002年1月30日關閉)。

● 03月01日,慈濟美國分會骨髓捐贈資料中心 (TZU CHI USA Marrow Donor Registry ) 正式成立。

1997

● 05月19日,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荷西• 卡瑞拉斯(Josep Carreras Coll, 1946-)免費為慈濟錄製骨髓捐贈公益廣告,招募志願捐贈者

● 11月08日,慈濟「HLA檢驗實驗室,更名為「免疫基因實驗室並正式啟用,採用當年美國最先進的人類白血球抗原DNA分型法。原寄存在美國的捐贈驗血標本,也全數回歸慈濟免疫基因實驗室。同時宣布將成立「臍帶血庫」,協助血液疾病患者重建造血細胞。

1998

● 01月28日,慈濟加入國際線上配對組織全球骨髓及臍血帶搜尋資料庫 ( BMD W, Bone Marrow Donor Worldwide),當日正式上傳148,385位捐者資料至BMDW。

● 05月01日,美國分會慈濟免疫基因實驗室正式啟用,至1998年9月止,共募集5,408名志願捐贈者。(註:2002年11月30日關閉)

1999

● 03月26日,臺灣首例經由慈濟向美國國家骨髓捐贈資料中心( National Marrow Donor Program, NMDP ) 申請配對的骨髓,送臺大醫院為病患植人。當時慈濟免疫基因實驗室,是臺灣唯一符合資格可向美國NMDP提出申請配對的單位。

● 07月01日,慈濟正式成立臍帶血庫。自2001年元月開始收集臍帶血。

2001

● 08月31日,慈濟基金會文化志業中心廣播部「慈濟世界」節目「二00一年慈濟骨髓相見歡特別報導」,由盧佩玉製作,獲得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爕」廣播類優等獎。

● 12月01日,花蓮慈濟醫院建立周邊血幹細胞收集中心和移植中心。

2002

● 05月01日,促請中央健保局給付造血幹細胞捐贈HLA配對檢驗書用。但為减輕移植患者的經濟負擔,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先自行承擔檢驗費用,並設立醫療優免基金,補助經濟困難家庭。

● 05月15日,大愛劇場播出「髓緣」。大愛電視臺邀請大陸旅美導演謝衍製播骨髓捐受贈者的真實故事。

2004

● 07月23日,首例臍帶血配對成功,同時也是臺灣首例送往海外的臍帶血。受贈者為美國霍普金斯醫院 (Johns Hopkins Hospital)一名二歲的華裔女病童。

● 08月11日,大愛電視臺「清水之愛」紀錄片人圍「國際艾美獎」亞洲紀錄片類決選。製作人何日生,橫跨六個國家地區的骨髓庫做實地採訪。

2005

● 2月14日,首度捐贈臍帶血至新加坡。

● 2月16日,首例捐贈造血幹細胞至法國的抽髓手術。

● 4月13日,本中心臍帶血庫臺灣捐贈首例,亦為花蓮慈濟醫院首例臍帶血移植手術。

● 5月30日,首度捐贈臍帶血至馬來西亞。

● 7月19日,首例捐贈造血幹細胞至南非。

● 8月4日,本中心臍帶血庫臺灣捐贈首例,也是花蓮慈濟醫院首例臍帶血移植手術順利成功,九歲古姓男童,於4月13日接受移植、7月1日確認移植成功,8月4日康復出院。

● 10月17日,首例捐贈造血幹細胞至紐西蘭。

● 10月28日,首度捐贈臍帶血至英國。

● 11月18日,國際線上配對組織全球骨髓及臍血搜尋資料庫BMDW (Bone Marrow Donor Worldwide) 已超過一千萬筆,邀約全世界的骨髓中心同步舉辦慶祝活動,本中心身為其中一員,擇於11月18日邀請各國骨髓資料庫負責人來花蓮靜思堂一同舉行慶祝會。

● 12月20日,美國骨髓資料中心的志工Cari Kristufek專程前來花蓮慈院取髓,帶往美國紐約司諾卡特林癌症醫學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搶救病患。此為本中心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贈。

2006

● 4月8~9日,本中心承辦首屆「亞太骨髓庫交流研討會」,計有14個國家,47位各國骨髓庫、移植醫院代表參加與會。

● 4月24日,首例供臍帶血至香港。

● 5月2日,臺北新店慈濟醫院首例為捐贈者收集週邊血幹細胞第1例。

● 7月4日,花蓮慈濟醫院公開發表引進造血幹細胞移植新療法「迷你幹細胞骨髓移植手術」成功,第三例病患出院。

● 9月8日,首例捐贈造血幹細胞至比利時。

● 9月13日,首例捐贈造血幹細胞至菲律賓。

● 12月2日,本中心與韓國骨髓庫簽訂合作契約儀式。

● 12月2~5日,本中心在臺北新店慈濟醫院,舉辦十三周年學術研討會。

2007

● 5月19日,首例捐贈造血幹細胞至韓國天主教骨髓庫。

● 7月12日,首例捐贈造血幹細胞至土耳其。

● 8月本中心首次有一人捐救兩人的案例,受贈者是泰國的一對小兄弟。由中心主任與副主任交接造血幹細胞。

● 11月13日,海外髓緣第1000例誕生。由石明煌院長交給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骨髓移植中心的工作人員與美國骨髓庫志工,來自臺灣的第1000例海外髓緣將飛越太平洋,搶救一位正值青春年華的16歲美國少女的生命,這也是全球第一家施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的明尼蘇達醫學中心的第5000例。

2008

● 5月19日,首例供給造血幹細胞至西班牙。

● 10月19~21日,本中心十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課程活動,並宣布將籌備國際認證。

● 12月8日,花蓮慈濟醫院啟用第二間幹細胞收集室,並於醫院大廳試辦電子化驗血活動。

2009

● 4月12日,本中心在臺北東區會所舉辦首場驗血活動電子化。

● 10月10日,舉辦「千囍感恩聯誼活動」慶祝骨髓幹細胞捐贈者達2000例。

2010

● 4月17日,本中心週邊血幹細胞捐贈滿1000例。

● 10月1日,骨髓幹細胞中心通過世界骨髓捐贈者協會(WMDA)國際認證。

2011

● 3月1日,首例捐贈造血幹細胞(周邊血)至俄羅斯。

2012

● 03月10日,臺灣第13家移植醫院-亞東醫院第1例。

● 08月13日,【髓愛全球眾志成.三千大千新里程】臺灣非親屬移植滿一千例感恩會。

● 10月08日,與中華民國血液暨骨髓移植學會合作,每年提供四十位病人免費臍帶血,一位受贈者最多可接受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全額補助二袋臍帶血,經由移植醫師向骨髓移植學會申請,參加慈濟臍帶血全額補助供應計畫。

● 10月20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十九週年慶,骨髓移植之父-湯瑪斯博士往生,享壽92歲。

2013

● 08月06日,慈濟廣播「髓緣之愛」獲全球華語廣播獎公益貢獻獎第一名。

● 09月19日,慈濟骨髓二十年相見歡暨國際慈濟人醫會十五周年慶。

● 10月08月,首例匈牙利髓緣之愛,慈濟骨髓資料庫捐贈的第二十九國家。

2015

● 08月01日,骨髓捐贈突破4000例。

● 09月19日,響應WMDA「世界骨髓捐贈者日」(World Marrow Donor Day)

● 10月20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22周年慶。

● 10月27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通過世界骨髓捐贈者協會(The World Marrow Donor Association,簡稱WMDA )的進階認證WMDA FULL。

2016

● 01月14日,波蘭首例,第三十個配對國家,波蘭,取髓代表(Tomasz Zaleski)飛行了三十個小時來臺,為一名亞裔女孩(6歲),尋求一線生機。

● 10月16日,廿三周年慶十五、十六兩日在臺南市舉行,捐贈個案例數累計四千四百三十八人,其中有一千六百八十二人是在臺灣完成移植,捐贈至海外的個案數有二千七百五十六例,髓緣遍布全球各地,總計有三十個國家地區。

● 11月22日,公益微電影<有一種等待>製作人陳慧玲,導演林立書,演員歐陽娜娜,林嘉俐。

● 12月23日,榮獲國家醫療生技品質獎銅獎,銅獎也代表著是國家級最頂尖的品質。

2017

● 09月20日,越南首例,第三十一個配對國家,合作協議的第五十四個國家。

● 10月09日,在外交部北美司安排下,加拿大國會議員與我國駐加拿大代表處范國樞組長一行九人,前往臺北慈濟醫院參訪慈濟骨髓移植作業。此訪臺團由保守黨的聯邦眾議員Mr. Steven Blaney擔任團長,隨行成員包含Mr. Chandra Arya眾議員、Mr. Ziad Aboultaif眾議員、Mr. Bob Benzen眾議員。

● 10月14日,廿四周年暨相見歡活動於高雄靜思堂舉行。十一對相見歡。

● 12月09日,越勞工黎文任急性血癌 慈濟全力助移植重生。

● 12月12日,榮獲「醫院醫事服務組」SNQ國家品質標章。

2018

● 05月22日,完成五千例造血幹細胞捐贈,特舉辦「髓緣5000愛無限」感恩會暨〈阿孫要配對〉公益影片首映會。製作人陳慧玲,導演鄧安寧,演員楊子儀,尹昭德,林嘉俐,林仍華,高振鵬。

● 05月29日,提升醫療服務,高雄國軍醫院岡山分院與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簽「骨髓幹細胞捐贈醫療合作」。

● 06月28日,北京博仁醫院第一例。

● 08月06日,新南向政策,一國一中心任務至菲律賓,同時在馬尼拉舉辦臺華商健康諮詢講座。

● 08月31日,山東青島附屬醫院第一例。

● 09月05日,骨髓25周年形象影片在大愛臺頻道與臉書官網播出。

● 09月12日,驗血建檔活動,首次走入企業。地點:富邦保險富鑽通訊處。

● 09月13日,大愛劇場《超完美任務》首播。主要描述關懷小組志工王孟專與葉文楷的故事共35集。

● 09月15日,韓國電視臺KBS來臺採訪慈濟骨髓捐贈推廣的用心與成果。

● 11月03日,廿五周年慶相見歡暨講師認證課程,共有十七對相見歡。至2018年10月底止圓滿2,529場驗血活動,25年共累積427,023筆志願捐贈者資料,完成5156例的捐贈。

● 11月04日,「2018亞太血液及骨髓移植大會慈濟研討會」於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亞太地區及美國、荷蘭等地約200位專家學者參與,並有臺越捐受贈者相見歡。

● 12月21日,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與「醫療週邊類/公益服務組」「髓遇而安—全球獨特志工網絡締造生命重生新契機」銀獎。

2019

● 01月04日,中國華南地區最大的兒童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南方春富兒童血液研究院首次來臺取髓。取髓人員柳峰,由北京博仁醫院駱倩陪同前來取髓,共取走三例造血幹細胞。

● 01月14日,雲林斗六福智文教湖山分院響應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慈悲入骨,髓緣佈施」驗血建檔活動,共有110位法師完成建檔。

● 01月1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取髓第一例,由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主任楊國梁親自送髓,從桃園機場出發北京轉機,歷時17個小時。

● 01月23日,菲律賓前衛生部長Dr.ONA賢伉儷、分會副執行長李偉嵩師伯與史美勝醫師參訪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

● 03月19日,世界骨髓捐贈者協會(World Marrow Donor Association,簡稱WMDA)成立25週年於荷蘭諾德韋克(Noorkwijk)舉行,楊國梁主任與會參加。

● 04月16日,臺中慈濟醫院通過衛福部骨髓幹細胞與周邊血液幹細胞人體器官保存庫審查具備採集周邊血造血幹細胞資格,首例非親屬造血幹細胞收集。

● 06月17日,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主辦,臺灣紅十字組織、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中華耆人之扶發展協會協辦,福建省紅十字會、廈門市紅十字會承辦的第九屆海峽兩岸紅十字博愛論壇在廈門舉行。 (臺灣受贈者劉菀婷/捐贈者何嘯)

● 07月12日,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取髓第一例。由內科實驗室經理陳秀慧前來臺灣取回造血幹細胞。

● 08月13日,世界骨髓捐贈協會WMDA再度認證實地訪查,三位來自澳洲,印度與新加坡骨髓庫委員至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訪查範圍涵蓋所有與捐者有關的作業。

● 08月25日,「2019世界骨髓捐贈者日」(World Marrow Donor’s Day,簡稱WMDD)屏東場率先以音樂會啟動慶祝活動。

● 10月05日,髓緣專書《愛.髓時都在》新書發表會於松菸誠品三樓舉行,集結二十一則真實生命故事,心靈工坊出版。

● 10月19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廿六周年慶「愛 如影髓行」暨關懷小組認證課程於臺中靜思堂舉行。相見歡活動,共有八對捐、受者出席,一千八百多人與會分享生命的喜悅。

● 12月11日,精舍歲末與證嚴上人溫馨座談相見歡。受贈者林志龍與捐贈者賴允政分別自澳洲與上海返臺,在精舍相聚,互道祝福與感恩。

● 12月24日,慈濟骨髓幹細中心首次一天供給海外五例造血幹細胞,五例造血幹細胞同時出海關。(五例周邊血幹細胞+一例淋巴球)

● 12月31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以「生命連線—全球獨特社區服務網絡締造生命重生新契機」通過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評鑑,連續第四年獲得此殊榮,由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頒贈續審證書。

2020

● 01月20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再度通過世界骨髓捐贈者協會(World Marrow Donor Association,簡稱WMDA)國際進階認證。

● 02月05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針對Covid-19新冠病毒肺炎(武漢肺炎)影響,召開緊急應變會議,依各國疫情等級擬定應變對策。

● 02月09日,花蓮扶輪社首次結合花蓮捐血中心與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於花蓮市托前廣場舉辦驗血建檔活動。

● 02月12日,疫情衝擊,兩岸航班取消,大陸送髓任務受阻。

● 03月02日,因應武漢肺炎疫情,全臺三四五月份驗血活動全面暫停。

● 03月19日,Covid-19新冠肺炎全球疫情擴大,臺灣19號凌晨起正式實施邊境管制,送髓行程受阻,海外取髓困難。

● 03月24日,越南十一歲男童白仲燈輝在母親(陳氏過)陪伴下來臺,在花蓮慈濟醫院進行非親屬造血幹細胞移植。

● 04月07日,臺中慈濟醫院骨髓移植病房啟用,成為大臺中地區第三家、全台灣第十八家能進行異體骨髓移植的醫院。

● 04月24日,海外第一千例,新加坡包機取髓,首次中轉不入境,以符合國際社交距離的規範,在五公尺處透過擴音溝通遠距交接。

● 05月11日,五歲血癌女童配對上五人卻無人捐贈,女童母親在Dcard網路貼文媒體轉載引發民眾愛的行動,連續三天預約建檔人數累計2107人。

● 05月22日,因應Covid-19疫情各國邊境管制取髓人員無法入境,首例空運冷凍造血幹細胞-新加坡,截至12/31共計11例國際寄送。

● 05月23日,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緩和,重啟全臺各縣市造血幹細胞捐贈建檔驗血活動。

● 06月03日,世界骨髓捐贈者協會(World Marrow Donor Association,簡稱WMDA)因疫情各國邊境管制,透過視訊會議,頒發國際進階認證證書。

● 06月19日,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配合衛生福利部新南向政策「一國一中心」計畫,舉辦菲律賓菁英種籽論壇,分享內容包括高階造血幹細胞移植、骨髓資料庫建置與高解析度HLA配對。

● 06月27日,中華職棒大聯盟首場造血幹細胞驗血建檔活動在桃園青埔棒球場舉行,由樂天桃猿隊率先支持響應。

● 07月11日,中華職棒大聯盟中信兄弟象隊首次邀請造血幹細胞受贈者開球,受贈者:李亞倪,李捷宇。捐贈者姚佳伶。

● 10月31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廿七周年慶「豐生髓起」相見歡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課程于高雄靜思堂舉行。分別安排不公開(16對)與公開(9對)兩個場次。

● 12月16日,臺中慈濟醫院第一例非親屬造血幹細胞移植,由該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李典錕親自前來花蓮慈濟醫院取髓。

2021

● 01月13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榮獲第二十三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暨SNQ國家品質標章。

● 03月26日,大陸首例冷凍造血幹細胞,因疫情邊境管制,南京明基醫院首開先例,首次透過低溫冷凍存放乾式儲存槽空運至大陸江蘇,順利為病患輸注造血幹細胞重啟新生。

● 05月15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因應臺灣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5月起取消全臺造血幹細胞驗血建檔,月會,教育訓練等活動。

● 07月29日,捐髓6000例,臺大第700例。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成立28年,於是日捐贈案例數突破六千。

● 09月26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舉辦異體捐者提供免疫細胞製備CAR-T線上學術研討會,議題包含血癌疾病治療趨勢、細胞治療、倫理與法規等。

● 09月26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因應臺灣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5月起取消造血幹細胞驗血建檔等活動,隨疫情趨緩警戒降級,採預約報名方式,本日於慈濟高雄分會重啟驗血建檔活動。

● 10月16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以「髓緣滿堂」為主題,於線上舉辦二十八周年慶相見歡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課程,近一千三百名骨髓捐贈關懷小組志工連線參與。

● 11月01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響應世界骨髓捐贈者日活動,與花蓮縣富里鄉農會、花蓮扶輪社合作,在富里鄉羅山村的黃德源有機田,以地景藝術圖案,向全球志願捐贈者致敬,展期至11月5日結束。

● 12月23日,花蓮扶輪社響應召募青年造血幹細胞捐贈,主辦扶輪社全球獎助金計畫,募集逾七萬六千美元,捐助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用以推動教育宣導、電子化作業,及增設免疫基因實驗室儀器設備。是日舉行捐贈儀式。

2022

● 01月09日,由「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策劃、「小天下」出版、花蓮扶輪社共同教育支持的《想念兔小妹》繪本,是日下午在臺北靜思書軒信義誠品店舉辦新書發表會,亦是全臺首本講述造血幹細胞捐贈的兒童繪本。

● 04月14日,新冠肺炎Covid-19變種病毒omicron在臺灣疫情快速擴散,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再次取消或延期各區驗血活動。呼籲改由網路預約建檔模式,避免群聚感染。

● 05月17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公布『有關捐贈者及接觸者感染COVID-19後安排捐贈時程之建議』

● 05月23日,新冠肺炎 Covid-19 三月底在臺灣爆發,HLA實驗室同仁首例確診,骨髓幹細胞中心全面清消。

● 09月24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廿九周年慶相見歡原訂十月十五日在三重靜思堂舉辦,因新冠肺炎covid-19九月升溫,提前於九月廿四日于台北關渡大愛電視台大愛廳舉行,以棚內錄影方式,僅邀請七對捐受贈者參加。完整節目於十月十五日下午四點於大愛頻道播出。

● 10月16日,廿九周年講師認證課程暨合心會議,因為疫情持續升溫,取消原訂在三重靜思堂舉辦的實體課程,全面改成線上視訊會議。

● 10月20日,冷凍幹細胞任務是日起單位交接。恰逢細胞治療中心已完成非親屬幹細胞貯存設備,因此冷凍幹細胞任務自此由核心實驗室移交細胞治療中心處理

● 11月28日,《Have I found you?》 臺灣首部講述「造血幹細胞捐贈」搶救血癌患者的少女漫畫,是日啟每週一線上連載,讓讀者走進時尚女郎笖夏的生命故事。每週一話,每一話後面均有血癌與造血幹細胞捐贈相關知識介紹。編劇:吳曉樂,繪者:星期一回收日(吳佳妤)

● 12月21日,衛生福利部食藥署為確保移植用人體細胞組織之安全品質,特地邀請媒體召開記者會並且發佈新聞,邀請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楊國梁主任參加「臍帶血保存選擇秘訣」記者會,以專家身份說明臍帶血之應用及限制,以利民眾了解醫學上臍帶血之實際使用情況。

● 12月31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2022年度持續受新冠肺炎Covid-19 疫情影響,全年在全臺各縣市,共舉辦132場捐贈造血幹細胞驗血活動,連同向中心預約建檔者,總計7,487人加入志願捐贈者行列。

2023

● 02月02日,臺灣首部以漫畫形式宣導及推廣造血幹細胞建檔,作品《Have I Found You?》,在臺北國際書展向更多大眾傳遞溫馨感人的故事,三位跨領域結合的年輕人:藝術家羅禾淋,作家吳曉樂,漫畫家星期一回收日,透過座談會與眾分享心路歷程。

● 02月07日,疫情後首次海外取髓。2020年05月疫情爆發,全球各國進行邊境管制,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因應防疫措施停止海外取髓。直到2023年2月,隨著全球疫情下降邊境管制從鬆綁到開放,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正式恢復海外取髓業務,瑞典是疫情後第一個來臺取髓的國家。

● 03月12日,創新桌遊「身體檢查」首場在臺中清水靜思堂教育訓練。為了幫助志工記憶,強化捐贈造血幹細胞前後專業陪伴,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在2023年初又有新的創意桌遊--「身體檢查」。繼驗血活動的桌遊「給你一百萬讓你找希望」後,又一個藉由互動,讓人快速了解捐贈造血幹細胞之前身體檢查的遊戲。

● 05月19日,職棒味全龍首位捐贈者江忠垣,在球團創辦人魏應充,董事長徐永芳,總教練葉君璋及球員劉基鴻等人的陪同下,前來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參訪,表達支持青年建檔,鼓勵造血幹細胞捐贈,提供血液疾病患者重生的機會。

● 06月18日,由WMDA主辦的世界骨髓庫會議(IDRC, International Donor Registry Conference)以及WMDA年會, 6/18-6/21於德國哈瑙恢復舉辦。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今年由副主任暨醫務主任楊尚憲醫師代表前往參加。今年世界骨髓捐贈協會IDRC以三個「E」為主題:Engage and Empower for Excellence,希望藉由更廣泛的參與來追求更卓越的病患造血幹細胞移植成績。WMDA包括來自53個會員國的75個骨髓庫和36個國家的53個臍帶血庫參與此會議。

● 07月08日,臺灣骨髓幹細胞器官移植超過一萬例慶祝會.適逢臺灣骨髓移植已超過一萬例,當日上午特別在Hope癌症希望基金會協助下規劃慶祝會「臺灣骨髓幹細胞器官移植超過一萬例慶祝會」,期望讓更多人瞭解臺灣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重要性。

● 07月16日,職棒味全龍在天母棒球場外與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合作舉辦驗血建檔活動。邀約受贈者何昀軒開球。受贈者何昀軒, 2012年因罹患重度再生不良性貧血,被迫中斷美國求學,返回臺灣治療接受移植成功,並於2018年和捐贈者相見歡。

● 09月11日,前新加坡外交部長楊榮文一家和友人,抵達臺灣花蓮慈濟醫院與靜思精舍,在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三十周年慶前,親訪慈濟醫療的發源地,並親自感謝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法師,以及當初協助他的小兒子時弘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團隊。

● 09月24日,全臺首部以造血幹細胞為主題的漫畫實體書正式出版《Have I Found You?與你的血緣》在高雄大遠百誠品書店舉行新書發佈會,由西北扶輪社林昶仲醫師擔任主持人,邀請編劇吳曉樂,漫畫家星期一回收日,與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主任楊國梁共同分享繪製緣起與骨髓資料庫的現狀,呼籲青年建檔。在全臺共舉辦六場簽書會。

● 10月04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與臺北中興扶輪社、康和證券公司、東方超捷國際物流公司合作,發起造血幹細胞驗血建檔活動。

● 10月06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發表新書啟動元宇宙慶祝30周年。10月6日舉辦髓緣30新書《豐生髓起》發表會,向所有的志願捐贈者、關懷志工致敬;同時首創「髓緣元宇宙」,超越時空限制,推廣醫療知識,不僅擁有AR智能解說員,民眾還可以3C用品經由「造血幹細胞捐贈元宇宙」跨平臺系統,了解造血幹細胞捐贈流程及對血液疾病患者的意義,也可參與各種模擬任務,成為合格的宣導志工。

● 10月07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慶祝30周年, 10月7、8日兩天活動中,除有關懷小組講師認證課程,還有相見歡活動。公開場13位受贈者與家人與期待多年只盼見上一面的救命恩人見面,年紀最長的受贈者已71歲,年紀最小的只有10歲。其中有兩位受贈者來自海外,分別是越南及馬來西亞。

● 11月30日,2023臺灣醫科技展-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以「AR智能解說員」與「髓緣元宇宙」於花蓮慈濟醫院展區展出。

2024

● 01月25日,大愛劇《血拾人生》導演黃常祚率團20人至花蓮慈院與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場勘,黃導演與製作團隊5人現場抽血建檔。

● 03月03日,「世界聽力日(國際愛耳日)」,輔仁大學醫學院及耳鼻喉科結合「3521扶輪社」及民間慈善公益團體,是日在輔大舉辦「扶輪愛耳日公益擺攤」,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獲邀推廣造血幹細胞驗血建檔及外場宣導,讓參加民眾進一步了解骨髓捐贈的正確知識及共善關懷血液疾病患者。

● 04月03日,花蓮規模7.2強震,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災損嚴重一度中斷業務,傍晚17:00恢復作業。

● 04月13日,輔仁大學廣告系第27屆畢業展《人供智慧:有血、有肉、有創意》,八位學生鐘子棋、林芝平、林若荷、陳聖璇、林庭瑀、王婷嫻、王翊珈、鄧竺八 在在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協助下,從策劃、調查、發想、創作,製作主題「幹細胞!才不是那樣」,貫穿「翻轉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建檔議題之迷思」的概念,一起向大眾導正謬誤的捐贈方式,學生透過系統分析、廣告影片、社群媒體等力量,傳遞豐富的驗血建檔知識。

● 04月22日,花蓮傍晚再度發生強震,連續兩天有感地震達230次,豪雨導致鐵公路中斷,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在花蓮縣政府宣布4/23停班停課後,仍全員上班,協調將原訂24,25在花蓮捐贈的個案改至臺北慈院捐贈,亦獲得臺北慈院同意。楊國梁主任特別致感恩信予趙院長,感恩北慈圓滿髓緣任務。

● 07月18日,應勞動部勞動力發展屬技能檢定中心之邀,參加第54屆全國技能競賽展,7/18日起至20日止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與花蓮慈院團隊神經外科部、中醫部、護理部、AI中心一起在臺北南港展覽館1樓於「主題展示區」壯世代菁采館展出。骨髓中心主要以VR髓緣元宇宙與AR智能解說員吸引民眾認識造血幹細胞捐贈對搶救血液疾病患者的重要。

● 08月17日,大愛劇<血拾人生>受桃園文局之邀參加2024年桃園第11屆電影文化節,特地將一二集電視劇剪輯成電影版本,八月十七日下午六點中壢大江購物中心「SBC星橋影城」6廳播出。該日製作人唐在揚偕同導演黃常祚與主要演員群宋偉恩、魏蔓、庹宗華、黃薇渟、林思廷、安俊朋出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