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此頁
週六, 19 三月 2022 15:52

二十年來沒換住家電話 志工找她髓緣救人一命

作者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3月19日在慈濟蘆洲靜思堂北區場次,結合臺北、新北、澎湖、宜蘭四個縣市將近有六百位學員報名參加,大家齊聚一堂溫故知新。

「聯絡電話真的不要隨意更換,這將是關鍵救人一命的聯繫!」新北市蘆洲區資深慈濟志工王玉春,同時也是慈濟骨髓造血幹細胞關懷小組資深人員,有著超過20年的宣導推廣資歷,近期聯繫到一位在20年前就已驗血建檔在慈濟骨髓資料庫的小姐,這位小姐由於配對成功,王玉春展開「循線找人」的過程,由於對方搬家也換過手機號碼,好在都居住蘆洲,透過沒有更換的市內電話順利找到人。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規劃2022年度「全臺志工暨關懷小組國際認證教育訓練」。

臺灣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相對穩定,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規劃2022年度「全臺志工暨關懷小組國際認證教育訓練」,自三月份起至六月底為止,包括基礎通識課、宣導研習課與國際認證課,全臺共有10場次,其中,國際認證大多集中在三月,共有6場,3月19日在慈濟蘆洲靜思堂北區場次,結合臺北、新北、基隆、宜蘭、澎湖五個縣市將近有六百位學員報名參加,大家齊聚一堂溫故知新。

新北市蘆洲區資深慈濟志工王玉春,同時也是慈濟骨髓造血幹細胞關懷小組資深人員。

 學員之一的王玉春雖然已有豐富的經驗,但由於醫學不斷進步,相關與造血幹細胞捐贈的資訊也必需與時俱進更新,樂於接受新知、保持學習心態,並且做好勇於面對挫折與挑戰,是王玉春踏入推廣骨髓捐贈宣導正確知識的一本初衷,她期盼透過專業的教育訓練,提升志工關懷品質,讓專業化與標準化,持續召募更多志願者,加入捐贈救人的行列。

  「當志工不簡單!要成為一位骨髓關懷小組的志工更不容易。」學員需完整接受專業教育訓練課程、參加筆試、通過試講等覆核才能親自上陣,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為提供捐贈者更專業正確的解說與更完善的陪伴,每年都會為志工舉辦國際基礎與進階認證教育訓練,所有作業流程完全符合世界骨髓庫(World Marrow Donor Association 簡稱:WMDA)的規範,務求執行標準化,品質一致化。

 

學員鄭珺月本身就是造血幹細胞的捐贈者,她的「髓」緣之愛始於一場響應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宣導活動。

另一位學員鄭珺月本身就是造血幹細胞的捐贈者,她的「髓」緣之愛始於2003年一次前往南部旅遊過程中,看到慈濟舉辦驗血建檔活動,當下被「救人一命、無損己身」的理念所感動而響應,但直到16年後的2019年她才配對成功,有趣的是,鄭珺月是她改名後,建檔時填寫的是舊名,且多年來她也換過住處與聯絡電話,沒想到骨髓關懷小組的志工仍能找到她,這股救人的力量或許命中注定早有安排,這份感動讓她決定投入志工行列,將自身經歷分享給更多人。

珺月投入志工行列,將自身經歷分享給更多人。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表示,針對志工每年舉辦一次的教育訓練,邀請專業醫師講解有關造血幹細胞新知,佈達行政業務,尤其在疫情期間,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隨時彈性調整,並就執行面實際發生的問題,進行說明與討論,課後並依訓練課程包括驗血活動,血樣複檢,身體檢查,捐贈階段,捐後追蹤進行測驗。

課後依訓練課程包括驗血活動,血樣複檢,身體檢查,捐贈階段,捐後追蹤進行測驗。

 每年一次的課程,志工無不認真聽講,測驗時更是紛紛戴上老花眼鏡,看清楚題目才作答,因為這個測驗,就形同實際上為民眾解說造血幹細胞捐贈一樣,過程絲毫馬虎不得,每個環節都不能出錯。

個測驗就形同實際上為民眾解說造血幹細胞捐贈一樣,過程絲毫馬虎不得,每個環節都不能出錯。

  「骨髓捐贈關懷小組」在1994年6月22日成立。慈濟骨髓資料庫1993年在臺灣成立,草創時期歷經全球專業人才召募、尋求醫療資源的不易,待一切就續後就是找尋骨髓捐贈者。在當時對骨髓捐贈亳無認知的臺灣社會,想要推廣骨髓捐贈觀念難上加難,如何打破根深蒂固的保守觀念,除了少數醫界大老的支持,證嚴法師一呼百應,慈濟志工關懷小組忍辱負重前行的努力宣導功不可没。

「骨髓捐贈關懷小組」在1994年6月22日成立。證嚴法師一呼百應,慈濟志工關懷小組忍辱負重前行的努力宣導功不可没。

(撰文/顏福江,攝影/顏福江)

閱讀 35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一, 13 六月 2022 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