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26 九月 2013 09:10

護髓元老使命搭起生命橋

作者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抽骨髓很可怕又很痛,你怎麼敢捐?」只見楊小姐冷靜地回答他:「我不怕,我只想救人。」在一旁的骨髓關懷小組志工林雪珠當下捏把冷汗,也佩服楊小姐的堅定。
要堅持推動一件事長達二十年,若不是強大信念、天性中有著不畏艱難的毅力支持,應該很容易就半途而廢了。1991年8月受證成為慈濟委員的林雪珠,是1993年慈濟舉辦第一場骨髓捐贈驗血活動的現場工作人員,也是慈濟骨髓關懷小組成立的第一批志工之一。
二十年來,她一直做著同樣的事,為了血液疾病患者的重生希望而努力,同時,也不忘將經驗傳承給願意投入的後進志工們……

第一場驗血活動見證人
慈濟志工在社區進行訪視工作時,發現照顧戶常需要醫療相關的衛教或關懷,所以慈濟臺中分會在1992年成立醫務室,募集了一百多位醫務志工,由林雪珠承擔醫務組的志工組長。

1993年12月21日,證嚴上人行腳來到慈濟臺中分會。「師父說,她想成立臺灣第一座骨髓資料庫,但是必須在最快時間募到兩萬人才能正式成立,問我們的意見,說同意的請舉手。」即使對於骨髓捐贈還不了解,雪珠說:「因為我們相信師父,大家都很勇敢的舉手。」
這群聽話的弟子就這樣開始投入這項從無到有、從零啟動的全新任務,完全不知道推動這件好事竟然會遇到那麼多的困難。

「林美蘭師姊向上人報告,24日剛好有一個健行活動,地點在彰化八卦山旁的成功營區,上人建議我們可以在那裡設一個攤位,當民眾健行下山來,可以順便建檔募集骨髓資料。」中區這群醫務志工理所當然成為那天驗血活動現場的醫務志工。隔一年(1994年),關懷小組成立,林雪珠也是當然成員。
使命必達從過程中學習
「只要一通電話,我就是要使命必達。」林雪珠提起早年要尋找捐贈者的情形,「從雲林到竹南都是我關懷的區域,常常東奔西跑地找人,回到沙鹿已經深夜兩、三點了。」林雪珠感謝先生王吉清的支持,才能讓她無後顧之憂。
一開始接手關懷小組的工作,可說是見招拆招,戰戰兢兢地面對。林雪珠接手的第一位捐髓者楊小姐,就讓她感動不已。
記得她陪楊小姐到某大醫院抽自備血,醫生竟對楊小姐說:「抽骨髓很可怕又很痛,你怎麼敢捐?」只見楊小姐冷靜地回答他:「我不怕,我只想救人。」
在一旁的雪珠當下捏把冷汗,也佩服楊小姐的堅定。雪珠說:「在抽髓前夕,她(楊小姐)母親反對,還揚言要開記者會,那時我沒有經驗,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結果是楊小姐很有智慧地告訴她母親,她是要藉此機會作免費健檢。」
初期由腸骨抽骨髓是要住院過夜,楊小姐又對家裡說是健檢完要到同學家玩,然後語氣堅定地對關懷小組志工說:「師姑,妳們安心,我就是要救人。」抽完骨髓後問她:「痛嗎?」看她眉毛一皺但表情愉悅地說:「不用擔心,不痛,能夠救人真好!」
骨髓資料庫下設關懷志工,慈濟應該是全世界首創,因為是首創,沒有經驗可循,志工只好從實務過程中學習,邊做邊汲取經驗。想起因為自己沒經驗而讓捐者受苦,雪珠還是很心疼:「有捐者對麻藥過敏,我卻急著為他食補,結果害他吐得慘兮兮、面色發白,捐髓者卻安慰我們說:『很不好意思,是我自己體質不好,還忙累了大家。』」

熱愛生命一心一志
雪珠堅持而不退轉的勇氣和毅力,來自於對捐贈者和受贈者的敬意與疼惜,能二十年做著同一件事的心情也是這麼清澈單純,「許多病患與病魔搏鬥的毅力和勇氣,讓我深受震撼,而捐贈者的無私付出更讓我很感動,就這樣一直在關懷小組的行列裡了。」
「有才四十幾公斤的年輕女孩不顧父母反對,執意救九十多公斤的男病人。」、「有平常連捐血都不敢的人,還有以為是要抽龍骨骨髓的人,都毫不考慮的答應。」
「有一個受贈者的男友,為了讓女友安心接受骨髓移植手術,瞞著家人在移植前趕辦結婚手續,接著默默地負擔女友家中的經濟,不離不棄。」每每接觸到這些生命中的真心摯情,林雪珠說:「我覺得自己任務深重,只有一心一志做該做的事。」
峰迴路轉  結局圓滿
曾經有一次,病患已經進行了殲滅療法,在無菌室裡等待著骨髓造血幹細胞。但就在移植前,林雪珠突然接到電話被告知:「捐者不想捐了,因為爸爸反對,如果女兒堅持去捐髓就要斷絕父女關係。」
當時雪珠非常著急,因為這已經是病人生死交關的時刻,她立刻回報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關懷小組總幹事陳乃裕也立即從花蓮趕到臺中,與志工們商討該如何處理。
雪珠知道李小姐在臺中某大醫院上班,立即和二位志工洪麗淑、饒慧萍一起趕到李小姐上班的醫院和李小姐見面。
李小姐哭得很傷心,情緒也很激動,志工安慰之後,李小姐說她要回去考慮考慮。那天下午,雪珠和志工洪麗淑在李小姐家門外站了兩個小時,明知李小姐在家,但她就是不出來開門。
同時間,其他志工也到處打聽消息,得知另一位關懷小組志工陳燕燕的先生──王人澍醫師(現職為臺中慈濟醫院副院長)也在該醫院上班,而且是慈濟人醫會的成員。大家很快就找到陳燕燕及王醫師,一問之下才知道多麼巧,李小姐竟然是王醫師的助理。
「王醫師說這件事由他來處理,請我們稍安勿躁,但要隨時保持聯繫。」隔天中午,王醫師請李小姐用餐相談:「聽說你發願捐髓救人,我覺得你很偉大。」
接著跟李小姐分享了一個故事,「有一個人掉到海裡,一直不斷的喊救命,岸邊很多的人都在看著,這時候有一個人很勇敢地跳下去要救他,游到一半覺得很可怕又游回來了。游回來之後有人問他,你為何突然又游回來了?他說他怕自己會沉下去。旁邊的人說:如果當初你不舉手可能別人也會舉手,他有機會被救上岸的,你突然半途而廢讓對方都沒機會被救了,如果他死了你做何感想?」
王醫師請李小姐再考慮一下。「這位需被救的患者已經作高劑量化療,已經進無菌室,需要有人救他,你如果放棄了,沒有人可以救得了他的。」
到了週末,王醫師夫妻受醫院一位副院長的邀請去教堂參加彌撒。王醫師虔誠地禱告:「上帝啊!上帝!現在有一個孩子需要骨髓,捐贈者願意,但是她的爸爸不答應……」這時,王醫師手機突然響了,話機另一頭的李小姐一邊講一邊哭,說她願意捐髓救人,陳燕燕連忙接過手機安慰李小姐:「好孩子你不要哭,你願意去醫治另外一個人,從頭到尾師母都會來陪你。師母讓你靠,相信你現在的付出不會讓你後悔的。」
王人澍醫師說:「愛就像漣漪一樣,是有感染力的。同事知道李小姐救人的事蹟後,許多人都煮補湯為她補身體。原本是約聘職的李小姐期滿要離開時,王醫師說:「我祝福你,找工作如有任何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儘管說。」
後來李小姐想應徵大學教職,找王醫師寫推薦函,王醫師在推薦函中細述著:「她是一個很陽光開朗的人,凡事都會說沒問題,也做骨髓捐贈救人,如果你們不錄取她就太可惜了。」果然,李小姐順利地被錄取了。
林雪珠笑著說,這整個過程,可是充滿著變數,人人上緊發條、緊張又擔心、又要跟時間賽跑,動員了多少人力配合,甚至花費了許多交通費用才能圓滿。雪珠說:「真是一善念動三千世界啊!」
傳承宣導願人人樂捐
「剛開始作骨髓關懷的時候,我的重點放在勸捐骨髓上,直到去了醫院關懷病患後,才更深切體會到,病患家屬擔心的是什麼?透過捐髓,有希望維繫生命,延續家庭的幸福。」
雪珠也提到她這麼多年下來的理解。「佛教講因緣,我覺得,能配對成功要有宿世的因緣,我們骨髓關懷小組是站在關懷的角度,我們有責任跟義務跟對方解說,對方有權利答應或拒絕,我們不會勉強對方。就是用戒慎虔誠的心在做這件事。」
「雪珠師姊在做骨髓關懷這部分很資深,她人面廣、人緣也好,全年無休,每週固定到醫院去關懷病患。」累積多年的經驗,雪珠的存在已經給夥伴一種安定沉穩的感覺。臺中西屯區骨髓關懷小組志工王孟專說:「剛開始醫院都會用異樣的眼光看我們這群慈濟人,漸漸的院方了解是上人慈悲,要慈濟志工去關懷血液疾病患者。現在看到慈濟志工出現在醫院時,都會笑臉和我們親切打招呼了。」
二十年始終如一,林雪珠強調:「我只是一個橋梁,有人想救人,有人想被救,我們都是站在尊重生命的立場,鼓勵對方,為了打造生命的希望工程,讓捐者心安,受者平安,能成就每一個到來的因緣。」雪珠說,她會更努力推廣,讓社會大眾更瞭解骨髓捐贈,而在不久的將來,更希望能看到人人都樂於捐髓,圓滿成就每一個救人的好因緣。
(文:邱淑絹本文摘自:《髓緣二十愛流轉》、《慈濟》月刊)
 (轉載慈濟全球資訊網http://www.tzuchi.org.tw/

閱讀 27 次數
Designed by Hualien Tzu Chi Medical Center. Copyright © 2021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